平阴县委 平阴人大 平阴政府 平阴政协 平阴纪委
首页
|人大概况|人大动态|监督纵横|人代会专题|常委会专题|代表工作|调查研究|理论探讨|乡镇人大|党务公开|法律法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论坛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传统文化论坛
学习传统文化的几点体会
发布日期:2012-11-19    信息来源:葛庆海

通过九个月时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下面从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孝道信心和落实四个方面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学习正当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多作贡献。

(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优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特别是讲仁爱、重道义、守诚信、崇自然、尚和合,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智慧。我们只要稍有文化就能随口说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两千多年下来, 君子作为人格理想,成中华文化的独有特征。去年小巨人姚明正式宣布退役,回顾他的运动生涯,我们发现,这张中国名片就是用传统文化征服NBA甚至是全世界朋友的。姚明身上的不卑不亢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精神,谦逊而彬彬有礼的举止,无不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内涵。

再如,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尊崇的信条这样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几千年影响始终不衰。由此看来,传统文化不会过时,时代越发展,越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智慧之法修身之法。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义、忠恕核心价值观,是幸福人生的源泉。学习传统文化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救赎,可以洗涤心灵、启迪心智、修养性,可以趋利避害改变命运、事业通达,能够愉悦身心、幸福家庭、和谐社会。

(二)爱和善价值取向

人不是光为了活着而活着,人活着有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现在有些事压根儿不问是非,不讲规矩,只言利害,甚至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或者自己的小方便,就毫无顾忌,抛弃规则。当今社会,价值观确实呈现出多元化、差异性等特点大众道德观的扭曲,基本的伦理观、审美观崩塌得很快。比如,去年武汉老人无人扶佛山小悦悦事件路人的冷漠让公众产生了强烈的道德焦虑感。让人欣慰的是,生活中还是好人多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好人,让人感动,象小悦悦事件中那位拾荒的陈阿婆,今年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等,温暖象接力一样传递着生活的美好其实,人性自私一面并不是那么可怕,道德自信一直潜伏在我们的内心。古语讲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标准并非高不可攀,如果你我都能善小而为,唤醒内心的道德自觉,道德建设就会产生无穷的内生动力。

人的道德来源于思想文化,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传统文化的指向和精神价值就是爱和善。仁、义、礼、智、信 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的价值取向,这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基础,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仁义礼智信是经久不变的,是超越时空的,是永恒的,所以称为五常。仁,仁者爱人,关爱别人,是一切伟大人格的基础;义是得体,人们往往曲解为江湖侠义,其实它包含了大义、正义和道义;礼是合乎规范,尚礼守法;智是理智,明辨是非,了解别人;信是诚信,专一守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义是五常的前提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做人的基本道德文化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传统道德文化的方法。

(三)做人做事的基本规矩

《弟子规》明理导行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行动指南。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做到父慈、子孝,夫和、妇随,兄友、弟恭,朋谊、友信,君义、臣忠。告诉我们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在为人处世方面,朋友相处应该相互讲究信义,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尺,是我们终身受益、终生受用的良师益友。

作为家长,我们今天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一点规矩都不讲。我们现在最关注孩子的知识、身体,各种营养往里塞,给孩子报各种班,却忽略了对孩子做人规矩教育孩子缺乏的是一种感恩的心情,孩子不懂得和别人分享,和别人共同承担。现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导向的不一致,社会生活中大量揭露人性丑陋、冷漠的负面新闻事件,使青少年和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缺少良好的文化熏陶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认为孩子的好分数能一俊遮百丑自私、任性等不良行为,家长往往视而不见长此以往,孩子会慢慢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变得自私自利,不顾及别人只相信自己,不懂敬畏钱文忠教授说,弟子规是做人的基本规矩有两大功用,一是儿童教育,二是企业管理其实最应该受教育的是家长而不是学生,儿童从来都是模仿者。弟子规不仅是儿童启蒙读物,更是全民启蒙读物,如同传统文化的两只脚,我们才可以站立起来。

二、孝道乃根基所在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道德文化的根基所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好比一颗茂盛之树,灌溉需要从根入手,只有根基扎实,枝叶才会繁茂。

(一)小孝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还能奢望他爱别人,为别人服务,祖国和人民吗?善事父母为孝。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儿女的责任。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面对父母厚重如山的爱,我们怎么能不回报呢?孝敬父母,不仅要孝父母之身,还要孝父母之心之志之慧。让父母衣食无忧是孝父母之身,让父母精神快乐是孝父母之心,让父母愿望实现是孝父母之志,让父母智慧增长是孝父母之慧。孝敬父母,真心实意,用心用情能做到的,尽量做到,自己做不到的,想想如何才能做到,并尽量争取去做到。父母快乐、健康和幸福是子女最大的心愿。

(二)中《孝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我想,正因为是一种能够推己及人的美德,才会把它视做施行仁爱的根本和的前提,只有能够孝顺父母尊长的人,才能将这份孝心推而广之,尊敬师长、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关爱他人,敬于事业,勤于工作奉献岗位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这样一个人也必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大孝于国。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以慈悲之心关爱身边所有的人,感恩天下一切万事万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国家精忠报国便是大孝。大孝于国,是博爱的孝,是对国家和社会对每一个人的大爱。对于我们来说,遵从天地之道,孝顺父母,关爱身边的人,是寻常百姓的孝,大孝是指一个人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身边的一切人,这时,就是一种超越了血缘关系的广义的博爱。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人之为人父者也。由孝敬父母延伸开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让社会充满善良与美好,即是小孝于家,大孝于国

三、朝阳蓬勃般焕发生机

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是一个逐渐产生影响潜移默化的过程。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我充满信心。

(一)春风化雨般及时。民族数千年的文化教育底蕴、积淀而成的优秀的传统道德,确切又真实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圣贤的思想总在潜移默化中使人提升素质、陶冶情操在这个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使人如沐春风、心生慰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所触动,无论是在想法看法,还是做法与行动上,无论是在孝顺父母方面,还是在人际和谐方面,跟以前相比都会有所改变,有所提高。

(二)润物无声般滋养。小学课程里,有本教材名字就是《传统文化》,作为地方教材进行学习,第一课就是《弟子规》的总序现在,地方开展了诵读经典的活动,其中有些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是对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通过查找资料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作题为君子的演讲,以《周易》中的这两句话勉励学生,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的校训。北大的校训是博学慎思山东大学的校训是:气有浩然,学无止境这些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精神的力量,催人奋进。

(三)雨后春笋般萌发在无意中发现,在县医院病房楼里一面很显眼的墙上,有这么几个大字——明德厚仁,医道精深,下面有几行小字作了注解,意思是作为医生的标准和追求,把传统文化作为医院文化,传统文化无所不在。我们可以从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传播和自信可以从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评选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众多道德模范涌现看到普通人身上的道德力量。也许有人说,那些人物有些遥远,但主持人白岩松的话却应该让每个人深思:其实我们都应该告诉自己,这个时代有这样的人,而且一直都有,接下来就是提醒自己、改变自己,从身边做起。

四、落实贵在身体力行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和《弟子规》,目的在于践行,关键在于落实。就是要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工作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一)生活即教育。学习传统文化和《弟子规》,真正做得到,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需要时间来检验的。例如,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往往是因为成人的言行不一致,教会了许多孩子说漂亮的人话,但不按人的标准行事。生活即教育在一个家庭成员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共同分担的家庭中,一般不会出现忤逆不孝的儿孙。孝亲敬老既是出来的,更是出来的。孝是代代相传的,家长以身作则,子女就会耳濡目染。现在的孩子,难免有娇骄二气,难免自私自利,但他们都有很强的可塑性。对此,家长应坚持以良好的品德引导、教育孩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更重要,染之以朱则赤,濡之以墨则黑, 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品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服务社会,拥有光彩的幸福人生。

(二)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我们往往习惯于指责别人,常把中国人素质怎么样……”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当然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著名文化和思想批评崔卫平女士有句话说得很好: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就是我们每一公民。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事,谁都不是局外人。我们无须把一切问题都推到体制身上,更重要的是求诸己 要常常想想自己应该怎样做,做什么,想想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自己提出要求,致力于从自己做起,而不是一味盯着别人,要求别人。用我们每个公民的美德去建构社会,用每一个公民的道义感去构筑社会的根基。《弟子规》就是要求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从一点一滴做起,规矩,讲文明。

(三)规矩成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我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约束。不管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是单位的规章制度,我们都应该严格遵守,无论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还是个人品德、家庭美德,我们也应该模范遵守。现在我们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不缺知识,缺的是规矩和文明。我们可以看到随意丢弃的垃圾、随地吐痰,乱闯红灯,不排队加塞,等等这些不是没有文化,是没有文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文化落实成文明,把规矩变人的习惯。学习传统文化,落实弟子规,把手头的事做好,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任劳任怨地为家庭付出,孝顺照顾好父母,抚养教育好孩子,融洽和睦好家庭。在劳累中体味快乐,良好习惯不是一种忍耐,而是一种素养。

信息编发:平阴人大  
·上一篇:导语
·下一篇:结缘大福地 感恩弘道人
版权所有:365bet真人  ICP备案号: 鲁ICP备05035507号
主办:平阴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址:平阴县府前街35号  邮编:250400  电子邮箱: pyrdxx@126.com
设计规划、开发维护:平阴县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