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东阿镇东黑山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学会,自从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以来,认真履职,真抓实干,大力发展林果业,建设生态农业园,把一个纯山区村变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以杏为媒,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东黑山村在李学会的带领下,通过十几年的探索,趟出了红杏富民的发展路子,鼓起了农民腰包,壮大了集体经济。如今,东黑山村红荷包杏种植面积已达600多亩,亩收益在4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实现年收入260多万元。该村还先后成立了黑山红杏种植合作社和黑山红杏协会,内连农户,外连市场,实行统一灌溉、施肥、喷药,统一印制包装箱,统一销售,为杏农提供了“管家式”服务,为客户修建了免费停车场,为他们提供免费的食宿、装车等服务。连续七年的红杏艺术节,使黑山红杏的知名度不断提高。通过举办艺术节,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创产品品牌,创文化品牌,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新亮点。目前,近到省内,远到京津沪、东北三省,东黑山的杏已销售到大半个中国,杏农占全村人口的95%,红荷包杏种植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东黑山村的支柱产业。 二、筑巢引凤,建好生态农业园 当一名好代表,就要以实际行动在“三年突破平阴”中履行好职责。以花为媒,每年的杏花节期间,游客来到这里可赏花、游玩、踏青、观看精彩表演、采购鸡腿菇、七彩山鸡等特色农产品、探寻千年古庙宇、体验乡村休闲乐趣。观光农业基础框架搭起来了,李学会更是坐不住了,他又把目光投向了生态农业园。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单凭一村之力是做不成的,他想到了要引资,靠外力,实现投资方和村双赢。经过李学会的不懈努力,最终该村已与山东传旺置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并顺利签订《东黑山生态农业园合同书》,生态农业园项目步入实质建设阶段。该项目占山地约2000亩,总投资达1.9亿元。项目建成后,可以形成东黑山主导农产品规模、品牌效应,实现农超对接,预计亩产经济效益将达到原来的3倍以上,为东黑山村民创造就业岗位200人以上,东黑山生态农业园每年各项收入总和可达1.1亿元。下一步,李学会将带领群众建设好东黑山文化广场、停车场、超市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村居环境,大力发展农家乐餐饮服务业,满足前来赏花摘杏的游客需求;继续举办好“东黑山杏花艺术节”、“红杏采摘节”,促使群众安居乐业,和谐融洽;尽全力为投资方搞好服务,以求东黑山生态农业园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争早日把东黑山打造成周边地区富有特色的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
|